题:从高原到平原 中国绿电跑出“加速度”
作者 韩仪 潘雨洁
只需要5毫秒,来自青海的清洁能源电能就可抵达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。
中新社记者近日走进±800千伏特高压青南换流站探访。“眨一次眼,我们的电能就已经在青海和河南之间来回跑了几十回了。”工作人员芦金龙这样形容。
青南换流站是青海—河南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始发点,该站在满功率状态下,每年可向华中地区输出400千亿瓦时清洁电能,是青海清洁电能外送的重要通道。
作为中国清洁能源大省,青海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已达94%,居中国前列。青南换流站将来自周边的太阳能、风能、水能等清洁能源电能汇集后,经过换流技术,通过青豫特高压管道“一键式”输送到河南。
实现“一键式”抵达的核心在于“换流技术”。在电的世界里,直流电电流相较于交流电,方向呈直线型,且电损耗更小。换流技术将汇集而来的交流电转换成特高压直流电后输出,让绿电犹如驶上“高速公路”。
记者在换流站内看到,换流技术整体设备“体型”庞大、结构复杂,涉及的设备种类繁多。芦金龙称,相关设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,“部分设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,大幅降低使用成本。”
绿电远距离高效输送的背后,是中国清洁能源发展在“加速”。
换流站输送的电能,有一部分来自不远处的戈壁滩。在空旷的戈壁滩上,一片片光伏板鳞次栉比,颇为壮观。这是青海海南塔拉滩光伏产业园的一隅。该园区汇集将近100家电站,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产业园区。
而青海绿电抵达河南后,可根据需求将绿电“红利”辐射至更大范围。杭州亚运会、成都大运会期间,该工程均提供了稳定的新能源支持,助力“绿色”办会。
青豫特高压既支撑青海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建设,又解决东部能源相对少、用电需求大的难题,实现优化能源配置的同时,也服务“双碳”目标的实现,成为世界首个清洁能源远距离输送大通道。
据了解,除青豫特高压外,更多“绿电”特高压输电大通道正在布局。
为进一步确保绿电稳定“提速”,青南换流站近年来探索数据化管理模式,并建立大数据库。换流站数字化监控后台值守人员李红烽表示,数据库可联动485台360度可调摄像头,覆盖站里角角落落,用“千里眼”“顺风耳”实时远程监测核心设备区域的运维情况。
--> |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7月26日上午,2025张江科学会堂科普季正式启幕。今年,科普季继续聚焦AI主题与张江核心产业,内容涵盖算力芯片、具身智能、模型创造、生命探索等前沿领域,深度联...
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26日在上海开幕。围绕“智能时代同球共济”主题,大会设置会议论坛、展览展示、赛事评奖、应用体验、创新孵化等5...
在过去半个月左右时间里,中国科技公司的模型开源动作可谓“接二连三”。 阿里巴巴在本周达成人工智能模型开源“三连发”:在经典基础模型领域,7月21日开源Qwen...
我国科技企业生数科技携手清华大学25日发布具身基座模型Vidar。这一模型能够用更少的数据,使虚拟世界中的“视频指令”变成真实世界的“执行操作”,真正实现机器人...
随着国家电网对特高压建设的持续加码,特高压概念股不仅业绩明显回暖,且机构资金也在积极看好。 7月21日,特高压板块领涨,不仅大智慧特高压指数上涨了3.48%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