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上红树繁茂 海底施工正酣 广西深海管网项目盾构段掘进突破1000环大关
广西深海管网项目在建隧道。广西云-广西日报记者覃鸿图 通讯员张振楠/摄
海上是枝繁叶茂的红树林,地下是“国之重器”——“龙腾号”盾构机在潜行掘进。3月31日,在北海市铁山港海底40米深处,国内超长穿海盾构隧道——广西深海管网项目盾构段掘进突破1000环大关。
“龙腾号”盾构机是全国首台8米级使用整体式箱涵的复合式泥水平衡盾构机,集机械、电气、液压、信息、传感、光学等尖端技术于一体,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重大技术装备,其核心技术自主可控。在穿越红树林敏感区域时,“龙腾号”盾构机不仅攻克了复杂海域施工难题,更通过多项创新技术实现了对沿线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主动保护。
广西深海管网项目生产经理李平介绍,通过实时动态调控泥水仓压力,配合同步注浆技术,将地层扰动控制在毫米级,较传统工法沉降量降低超80%。同时,全封闭式泥浆循环系统实现了施工零外泄,避免了对红树林根系环境的化学污染。
此外,项目团队还对盾构机进行了针对性改造,采用智能泥浆处理系统,实行盾构渣土无害化处理,实现泥浆“零排放”。单公里施工碳排放较传统海底明挖法减少60%,该技术未来可推广至同类滨海工程。“数据显示,施工期间红树林区域底栖生物存活率保持在95%以上,潮汐通道畅通性未受影响。”广西深海管网项目区段长梁大黎说。
据悉,广西深海管网项目盾构区间全长5.003公里,下穿海域约3.3公里,是全国超长穿海盾构隧道管网项目。隧道管片总量3136环,目前已掘进突破1000环,相当于完成工程量的32%。建成后,将为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园区——北海铁山港工业区、玉林龙潭产业园区等150余家企业解决污水处理达标后的排放难题,助力打造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。
广西深海管网项目值班工程师俸树梁表示,这项“潜行”海底的智慧工程,既解决了临港工业区日均10万吨污水处理难题,又守住了57公顷红树林湿地生态红线,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智驾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。 日前,小米SU7因智驾问题导致三名女生丧命的新闻冲上热搜。据悉,造成事故的原因在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开启智驾功能,但由于该车属于基础...
河北省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4月1日在石家庄举行。启动仪式聚焦“税收·法治·公平”主题,从“A级路、e智慧、易办税、益企惠、一起行”五个维度展示了河...
加强“人工智能+”产业招商加速创新要素向广西聚集 1—2月我区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投资超1100亿元 3月25日,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“奋发有为推进‘一区...
在媒介深度变革和AI等新技术深度赋能下,电视艺术的未来走向何方?如何与文旅等领域跨界融通?4月1日,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第58期影视大讲堂“电视的未来:...
2025年3月31日,当柳州马拉松的激情余韵仍萦绕山水之间,一场集速度、智能与美学于一身的活动拉开帷幕mdash;mdash;超模轿跑增程来袭星海S7增程版媒体...